发布时间: 2025-08-13 18:50:14 信息来源: 驻德使馆教育处
7月3日,德国联邦研究、技术与航天部部长多萝特·贝尔(Dorothee Bär)在《商报》发表题为《德国将如何成为自主的科技中心》署名文章。贝尔表示,“高科技议程”(Hightech-Agenda)将于今年夏季启动,旨在将德国卓越的科研实力转化为经济竞争力与技术主权。研究与技术对德国的竞争力、国家安全与主权至关重要。德国虽在上述领域拥有世界级的科研体系和技术能力,但亟须在每个领域迅速采取措施,加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使德国不仅成为一个顶尖研究基地,更要重塑为具有全球竞争性和主权性的技术与创新中心。
该议程首阶段将集中攻坚六大核心关键技术领域:
一、人工智能(AI)
二、量子技术
三、微电子学
四、生物技术
五、核聚变与气候中和能源生产
六、气候中和交通
该议程核心行动策略如下。
一是人工智能领域仅有卓越的研究并不足以确保领先地位。德国的人工智能研究水平出色,但商业价值和行业话语权却由美国与中国主导。想要通过人工智能创造真正的繁荣,单靠“好点子”是远远不够的。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获得海量数据、构建强大的基础设施以及拥有充足的算力。为弥补这一短板,德国正积极投资建设用于发展可信赖且有竞争力的人工智能所需的计算能力。其核心举措是推动建设“人工智能超级工厂”(AI Gigafactories)。这并非德国的孤立行动,而是欧洲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开发未来尖端人工智能模型奠定基础。更关键的目标是为德国的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开辟实际使用人工智能算力的有效途径,使创新想法能够真正落地转化为竞争力和增长动力。
二是通过推动创新、创造就业和制定标准,塑造未来。以量子技术为例,德国不仅要追赶,更要引领。为此,政府正联合经济界与科学界,计划建设至少两台量子超级计算机。
三是政府将通过“高科技议程”确立明确的优先事项和可衡量的目标。以太空领域为例,太空领域发展已见成效,如慕尼黑初创公司太空舱的显著进展。其他领域如新型计算机芯片设计、聚变反应堆建造以及个性化精准医疗开发等也证明了“创新需要塑造的意志”。
四是克服成果转化短板。针对每项关键技术,政府将推出具体时间进度的旗舰项目,并将在2025年内启动。为此,将建立新的资助和融资方法,以解决德国长期存在的科技成果转化难题。
五是推动协同合作。通往顶尖技术强国的道路需要各方同行。高科技议程是面向科学界、经济界、社会团体和行政部门发起的共同塑造倡议。自2025年秋季起将共同制定并落实涵盖所有六项关键技术的详细路线图。德国和欧洲通过制定共同战略、明确角色分工,以提升研发创新效率与效果。
贝尔发出呼吁:今日不投资创新者,明日必将受制于人,受制于技术、供应链和他国决策。研发投入本身虽不直接产生税收,但能创造未来缴税的就业岗位,并具有显著的经济杠杆效应。据欧盟委员会数据,研发投入每1欧元可带来最高11欧元的回报。德国“高科技议程”不仅是一份政策文件,更是整个国家的共同使命。通过集中资源、协同发力,使德国重归全球技术竞争前沿,成为一个拥有强大技术主权与创新力的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