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两会 | 代表委员话高职!
聚焦·两会 | 代表委员话高职!

发布时间: 2024-01-30 17:21:03   信息来源: 红网

摘要: 点击查看详情

陕西省人大代表孙瑜:进一步支持陕西省职业教育发展

“陕西省现有高职院校42所,位居全国19位;陕西省高职院校在校生3785226人,位居全国第17位。与陕西教育强省、科技强省的建设目标相比,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步伐,加快补齐短板、凝练优势特色,更好地服务陕西经济社会建设大局。”今年陕西两会上,陕西省人大代表、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孙瑜建议。


今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实施高职“双高计划”和中职“双示范”建设,推进职普融通。陕西省人大代表孙瑜经过多次调研了解到,目前陕西省职业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落地仍有难度,多数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深度不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渠道不够畅通,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效益的关联性无法理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难以建立;职业院校自身吸引产业企业能力不足,发展特色不鲜明。


为了深化陕西省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孙瑜提出以下建议:


创建全国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支持建设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议培育遴选一批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并支持渭南、西安等高职教育基础较好的城市创建全国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立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体系,支持渭南打造中国职教名城,打出陕西高职教育特色品牌,在全国范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支持建设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等重点项目。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制度设计,聚焦产业发展需求,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和区域骨干企业,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等一流的校企产教融合合作平台,将职业教育与行业进步、产业转型、区域发展协同在一起,创新良性互动机制,破解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等问题。


省级财政、发改、教育部门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陕西职业教育更大支持。建议省级政府牵头,带动各地方政府整合地方资源和需求,把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同步规划,将职教园区与产业园区同步建设、融合发展。推进园区企业与职业院校、地方产业与专业设置之间的有效对接,真正做好办好一个专业,兴旺一个产业。建议陕西省财政加大对陕西职业教育投入支持力度,在相关项目上对给予倾斜,以提升陕西职业教育品牌。


记者:吴德锋

来源:人民网-陕西频道


河南省政协委员王泽民: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 助力技能河南建设

1月27日,河南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省政协委员、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理事长王泽民在“委员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河南是一个教育人口大省,“人人持证 技能河南”的发展战略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振奋人心的发展环境,深感“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作为一名已在教育行业深耕二十年的教育工作者,王泽民说,他亲历了职业教育从“不被社会认可”到现在的“香饽饽”,见证了无数学子从“无学可上”到掌握多项技能的“高级技工”,从“能工巧匠”到“大国工匠”的蝶变,一路走来,他都在思考,如何办好职业教育,他认为,就是要实干砥砺初心,创新回应需求。


“要创建一所医药类的职业院校,要让学生‘心中有爱、眼中有人、腹中有墨、手中有技’,怀着这样的初衷,我从经营医学中专到创办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建校三年就发展成为万人高校。”王泽民回忆创办职业学院初衷时说。


王泽民认为,目前,职业教育面临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因此,职业教育一定要针对问题来发展。他带领管理团队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上尝试实行1·5+1·5的教学模式;在校学习1年半,在企业学习理论、实训、实操专业课半年,由企业工程师结合岗位特点进行施教,第三年进入实习。


“通过半年的理论和实操实训,学生能很快掌握目前的先进技术,适应岗位需求,大部分学生在实习期就能拿到3000到8000元的工资,毕业后就能留在企业就业。”王泽民自豪地说,他们学校还率先实施了“双百工程”,即合作“100家教学医院,100家医药企业”,确保学生实习实训,为学生就业架桥铺路,各专业学生供不应求。今年来自上海、杭州、深圳、珠海、长沙、德国的企业专程来校签约招聘,各专业就业率已经达到97%。


王泽民说,围绕现代化河南建设,河南省提出了“人人持证 技能河南”的发展战略,为职业教育提供了振奋人心的发展环境,职业院校不断增加,呈现出“企业—学校—政府—社会”相互支持,共享共赢的良好发展模式和机制,“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我深感‘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现况,王泽民建议,支持高职院校申办职业本科教育。


记者:祝传鹏

来源:大河网


湖南省人大代表罗长林:循序渐进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大力倡导发展职业教育,鼓励青年积极选择职业学习的道路,然而,为什么大家仍不偏向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省两会期间,省人大代表、湖南佳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长林告诉记者,目前,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还不高,更多资源会向优质高校倾斜,且职业学校学生群体基数大,专业授课方向与企业需求不完全适配,就业前景等方面还达不到老百姓的预期和要求。


“要想突破职业教育发展瓶颈,不能急于一时,而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为此,罗长林带来四个建议: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这包括加大对职业教育学校的建设和改造投入,提高教育设施和教学设备的水平,同时加大对职业教育学生的资助力度,确保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


加强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对全省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激励以及管理等方面,制定更为科学的计划和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职业教育工作。


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一方面,督促全省各职业院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机制。另一方面,组织专门专业人员加强对湖南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及时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确保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


加强职业教育的评估和监管。对职业教育质效建立科学的评估和监管体系,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学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准备解决措施。“同时,也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学校的监管,确保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防止出现浪费和滥用的情况。”罗长林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