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德国大学发展中心就职教与高教融通提出五点行动建议
德国大学发展中心就职教与高教融通提出五点行动建议

发布时间: 2024-12-02 15:07:13   信息来源: 驻德使馆教育处

摘要: 当前,日益严重的技能人才短缺给德国带来巨大挑战。德国大学发展中心( CHE)联合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 Stiftung)于近期发布报告,围绕如何使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过渡环节灵活化、畅通化且具有针对性提出五点行动建议。 一、加强职业导向政府应针对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提供个性化且开放式的咨询服务,就业顾问或就业教练应在这方面提供相应支持。学生只有了解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等

当前,日益严重的技能人才短缺给德国带来巨大挑战。德国大学发展中心( CHE)联合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 Stiftung)于近期发布报告,围绕如何使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的过渡环节灵活化、畅通化且具有针对性提出五点行动建议。 


一、加强职业导向


政府应针对从学校到职场的过渡提供个性化且开放式的咨询服务,就业顾问或就业教练应在这方面提供相应支持。学生只有了解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等选项,包括相应的要求与衔接可能性,才能够作出深思熟虑的决定。在职教和高教咨询方面,需进一步融合并加强跨部门协作。近期成立的青年职业服务机构为青年人在寻求职业咨询时提供了集成式咨询渠道,应确保这类服务机构面向全德所有青年人,而非仅限特殊群体。 


二、简化过渡环节


为避免青年人毕业后找不到就业方向,劳工部门应搜集毕业后工作没有着落且需要支持的学生信息。相关法律基础已于 2020 年通过“中小学生数据标准”(Schülerdatennorm)建立起来,但目前进展缓慢,多数联邦州并未将毕业生信息传递至劳工部门,必须通过政策手段确保咨询服务提供方与青年人建立起联系。


循证教育政策只有基于充分的数据才能真正奏效,有必要建立可追 溯 教 育 过 程 的 “ 国家教育过程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措施。


三、支持重启学业


政府应建立并拓展相关辅导、咨询和支持服务,方便辍学群体尽早对替代选项进行系统性了解,清楚可继续转移至后续教育阶段的成绩。后续教育服务应更加灵活,以更好适应实际情况。政府应力求将兼职学习或培训合法化,而非作为需要提供充分理由的特例处理。应尽可能允许可因照护或健康原因暂停学业,允许以非全日制形式完成学业。


四、简化体系转换


学生已有的能力应被可靠记录且可转换,以提升职业教育和学术教育之间的兼容性。为提升两个体系间的流动性,职业教育应定义跨地点、标准化的职教模块,模块的学分体系应与高教领域的欧洲学分互认体系(ECTS)兼容。


国家层面的资助项目应支持终身学习。应继续实施《联邦教育促进法》(BAföG),联邦层面的其他教育资助应支持不同背景的学习群体,使职业教育背景人群拥有继续学习的渠道。


五、基于事实沟通


政府官员就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融通公开表态时应基于事实,避免不当简化与推诿。问题应明确归类,解决方案应具有说服力。